大学生驻村创业优劣谈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3
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实践创业,有利于繁荣农村、发展农业、致富农民。近期,江苏省连云港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联合连云港市人社局,共同对连云港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新时代呼唤敢担当要创业创新有作为
笔者以该市23—35岁之间的大学生(村官)为对象,开展为期7个月的跟踪调查。据统计,自2008年3月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庄任职以来,全市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驻村2400多人,目前在岗576人。在岗创业项目中,农渔产业占50%,互联网业占20%,“三支一扶”占20%,其他零售业占10%。类型分别是:
资源型 依托当地产业发展资源和市场优势或自身掌握的进销货上下游渠道资源,选择贸易、销售的创业实体。如荷花社区村官曹鹏耀,与其他8名村官共同出资3万元成立“连云区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电商活动,并于2016年获评江苏省人社厅大学生村官优秀创业项目。这一类创业项目比较容易入手,规模可大可小,比较容易实现短期的效益和成功。
大学生村官江娜娜正在和技术人员观察紫菜丝状体育苗情况
技术型 结合大学里所学专业或掌握某项技术,为社会提供以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性服务。如硕士毕业的李冬青主修动物营业与饲料科学,与同学一起创办“连云港市建合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申报的南美对虾养殖项目获2017年江苏省大学生村官优秀创业项目。这类创业项目,因为掌握一技特长,创业成功的概率较高。
创意型 大学生结合自己经历和某种社会需求,通过分析、整合知识、资金和开发产品,创造出一种新兴产业及服务品种。如美术专业申超与连云港连云古镇基地合作,推出全市首家有山有海有古镇的写生基地,提供写生、餐饮、住宿等服务,创业项目创意新颖,引领社会新的消费方式。
继承型 家族有经商经历的大学生,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长辈们的影响,创业理念较强,思路清晰。如,高公岛大学生张鹏,父母是做紫菜养殖的,毕业后他利用家族企业经营模式,带领乡亲们通过合理环保生态链,进一步扩大全村养殖面积,将紫菜食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创业路曲折不平坦
资金不给力 缺少资金是每个创业者都困扰的问题。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要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前期的投入必定很大。以种植大棚蔬菜或有机蔬菜或有机水果为例,仅建造大棚一项就需要不少的资金,靠大学生自己很难承担。而当地农信社贷款,筹得的资金大多在5万元以下。目前,已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7.8%表示最需要资金。48.6%的大学生村官期望自己创业的项目启动资金在10—30万。
知识技能缺乏 从调查来看,即使超过2年的企业都会出现管理、产品推广、团队建设等问题。法学专业的李潇和其他2个合伙人,2015年开办了教育咨询公司,主要做司法考试、医师、药师、护师资格考试的培训业务,2016年营业额10万元,2017年业务量急剧下滑,几乎难以为继,导致大学生村官“有知识缺技能、有热情缺经验”的现象较为普遍。
政策扶持不够 近年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创业优惠政策,但总体上比较笼统,而且有些政策仍只停留在政策层面,在地方很难落实。调查显示,有68.2%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者希望政府在税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明确细化。创业孵化基地作为重要配套措施,基地大多分布在一些发达地区,且各基地对入驻团队有着地域上的限制,比如创业孵化基地只接受本地的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本地企业才能享受优惠政策。
项目缺少新意 创业项目如何选取直接决定着创业的成败。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与社会接触面较小,信息来源渠道受限。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闲置流转土地较少,可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创业项目选取不合理容易导致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
新时代拓宽新路径创业路呼唤弄潮儿
资金予以支持 一是政企互动。联合银行、担保公司共同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贷款——村官贷,建立起“组织部门+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银行”贷款模式。二是上下联动。组织各县区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专项引导资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对一些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项目,适当放宽贷款年限,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持。
加大培训力度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夯实创业技能。一是在深入调研中提升创业能力。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多期创业调研活动,引导他们紧扣当地产业资源,选准创业项目。二是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创业培训,特别是加强创业技能与创业风险认知培训。同时开设大学生(村官)创业讲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政策分析,实施创业知识普及。三是在实践历练中提升创业能力。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
强化政策支持 政府要出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