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工学院:工学为主 特色鲜明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武昌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2002年,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型为普通民办本科大学,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管理层面以本科为主,国家统一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普通专科升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和自主招生权。
学校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力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高。 2019年,学校被评为“中央评价榜”湖北省民办高校前十名、广州日报应用型大学排名湖北省民办高校前十名。 2020年,学校将稳居《广州日报》应用型大学排名湖北省民办高校前十。 2021年,学校将在艾瑞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名列前茅,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之列。
学校地处武汉市中心,西临长江,南临黄家湖大学城,素有“第一次起义胜利的开端”之称的武昌起义门1911 年革命纪念馆,武汉市北边的地标之一。一-武昌火车站。武汉南门高速(白沙洲大道高架)与杨思港长江大桥在学校门前相交。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学校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多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的办学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功底过硬、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教师占86%,具有副以上职称的教师占40%以上。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学院拥有学科带头人,聘请了200多名上市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师资力量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的学科布局,拥有工、管、经、文学、艺术、教育6个学科门类。学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现有智能制造学院、城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学院,56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学校拥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5个,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楚天学者计划入选学科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首批1个。本科重点专业,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3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优秀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省级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1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湖北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训)基地1个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文化氛围浓厚,教育成果丰硕。学校注重校园文化项目品牌化和特色建设,形成了以评选“最美青春校园人物”、榜样力量、社区文化月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 2011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等国家级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奖480余项,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68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08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现为江西国力建设集团总经理,已成为江西省建筑行业的佼佼者; 08届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毕业,现任山东华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机械设计与制造13级及其自动化毕业生在亚马逊研发中心担任数据科学家。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2015年学校投入超过400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2018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近年来,学校在考研大潮中成绩斐然。多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双一流”高校和国外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机械学院也出现了两个“考研最佳宿舍”,两个宿舍的8名学生全部考取了硕士学位。
江海浩瀚,百种争流。扬帆起航,勇往直前。武昌工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学校将进一步凝聚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一流的学校。知名应用型大学。